澳门植被恢复过程土坑法的效应机制探讨

被引:5
作者
彭少麟 [1 ]
侯玉平 [1 ]
俞龙生 [1 ]
陈宝明 [1 ]
梁冠峰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澳门民政总署园林绿化部
关键词
澳门; 离岛; 植被恢复; 土坑法;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澳门凼仔岛和路环岛两个离岛的植被成功恢复过程中,土坑法这一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土坑法在澳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土坑区和无坑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结果显示,土坑区土壤容重小于无坑区土壤容重,土坑区土壤含水量、土壤pH、有机质、全N等指标均比无坑区要高;对群落优势种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生物特征的测量也发现,土坑区的植物生长优于无坑区。这表明土坑区的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肥力都有所改善,也有助于植被的生长。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土坑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植被恢复技术,对植被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可以在澳门进一步的生态恢复中继续应用并加以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澳门地区医学地理.[M].吴春刚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2]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M].彭少麟著;.科学出版社.1996,
[4]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M].丁明懋等编著;余作岳;彭少麟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5]  
土壤学.[M].朱祖祥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3,
[6]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7]  
深圳笔架山公园土壤性状分析.[J].曾曙才;崔大方;荣波;谢勋荣;魏志诚.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S1
[8]   澳门离岛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及其效益 [J].
彭少麟 ;
陆宏芳 ;
梁冠峰 .
生态环境, 2004, (03) :301-305
[9]   海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J].
任海 ;
李萍 ;
周厚诚 ;
张倩媚 ;
不详 .
生态科学 , 2001, (Z1) :60-64
[10]   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的变化 [J].
周厚诚 ;
任海 ;
向言词 ;
彭少麟 ;
李萍 .
热带地理, 2001, (02) :104-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