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数字孪生的高校创客空间:意蕴、框架与功能——从物理空间、混合空间到映射空间之演进

被引:20
作者
万力勇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高校创客空间; 虚拟空间; 映射空间; 全息技术; 扩展现实;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0.03.002
中图分类号
TP399-C1 [];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81203 ; 0835 ; 040106 ;
摘要
高校创客空间经历了由物理空间到混合空间的发展过程。随着XR、5G、全息、数字孪生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将数字孪生融入到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中,充分发挥其在实时监控、动态交互、迭代进化方面的功效,推动高校创客空间从混合空间走向映射空间,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融入数字孪生的映射空间,在构成要素上包括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空间服务系统和孪生数据四个要素,在构成层级上包括物理层、数据层、模型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五个层级,其可实现创客协同设计、创客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创客设计沉浸式体验、创客空间运行实时监控等四大功能。通过相关实践案例分析也表明,融入数字孪生的高校创客空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创客空间在创新和创意设计上的"广度""深度""速度",大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循环的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J].
张执南 ;
张国洋 ;
朱佳斌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 (01) :74-78+136
[2]   活动理论视域下高校创客空间的结构要素、演化规律与运行机制 [J].
万力勇 ;
黄焕 ;
范福兰 .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40 (12) :81-89
[3]   虚实共生:数字孪生(DT)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前瞻——兼论泛在智慧学习空间的重构 [J].
褚乐阳 ;
陈卫东 ;
谭悦 ;
郑思思 ;
徐铷忆 ;
徐浩然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5) :3-12
[4]   面向数字孪生车间的三维可视化实时监控方法 [J].
赵浩然 ;
刘检华 ;
熊辉 ;
庄存波 ;
苗田 ;
刘金山 ;
王彬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 (06) :1432-1443
[5]   基于数字孪生的火箭起飞安全系统设计 [J].
金杰 ;
夏超 ;
肖士利 ;
郭逸婧 ;
王晓菲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 (06) :1337-1347
[6]   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及应用 [J].
柳林燕 ;
杜宏祥 ;
汪惠芬 ;
刘庭煜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 (06) :1536-1545
[7]   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与展望 [J].
苗田 ;
张旭 ;
熊辉 ;
庄存波 ;
赵浩然 ;
吕卓 ;
刘检华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 (06) :1546-1558
[8]   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生命周期绿色制造新模式 [J].
向峰 ;
黄圆圆 ;
张智 ;
蒋国璋 ;
左颖 ;
陶飞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 (06) :1505-1514
[9]   数字孪生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浅析 [J].
耿建光 ;
姚磊 ;
闫红军 .
网信军民融合, 2019, (02) :60-63
[10]   数字孪生技术综述与展望 [J].
刘大同 ;
郭凯 ;
王本宽 ;
彭宇 .
仪器仪表学报, 2018, 39 (1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