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耦合与优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20
作者
林岚 [1 ]
杨蕾蕾 [1 ]
戴学军 [2 ]
唐得昊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研究所
[2] 惠州学院旅游系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系统; 分形理论; 空间结构; 福建省;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4.021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城镇系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对的耦合关系进行判断分析,揭示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子系统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特征,最后提出构建福建省南北两大旅游目的地子系统;完善旅游城镇与旅游景区空间匹配;加快旅游景区与旅游交通系统协调建设以及重视区域旅游流集散枢纽建设等优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98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 [J].
钟士恩 ;
张捷 ;
韩国圣 ;
王岚 ;
张宏磊 .
人文地理, 2010, 25 (02) :31-36
[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市场影响研究——敦煌案例 [J].
马晓龙 ;
张宪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8) :124-128
[3]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网格分形维数研究 [J].
戴学军 ;
庄大昌 ;
丁登山 .
人文地理, 2009, 24 (04) :120-123+37
[4]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
陈志军 .
旅游学刊, 2008, (11) :35-41
[5]   福建省旅游台胞客流时空特性研究 [J].
林岚 ;
秦俊丽 ;
丁水平 ;
杨蕾蕾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1) :74-82
[6]   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J].
杨国良 ;
黄鹭红 ;
刘波 ;
彭文甫 ;
吴妍 .
规划师 , 2008, (02) :58-62
[7]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分布的分形发育及演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J].
杨国良 ;
游勇 ;
李海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63-973
[8]   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 [J].
史春云 ;
张捷 ;
尤海梅 ;
李东和 ;
王艳 .
地理学报, 2007, (06) :631-639
[9]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 [J].
杨兴柱 ;
顾朝林 ;
王群 .
地理学报, 2007, (06) :609-620
[10]   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究 [J].
朱青晓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3)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