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弹性退休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8
作者
顾国爱
机构
[1] 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
关键词
弹性退休制度; 充分就业; 养老保障;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2.10.004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构建弹性退休制度,必须坚持基础性与普遍性原则,即充分就业原则与养老保障弹性化原则。第一,在确保不影响年轻劳动力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吸纳老年人。要针对不同行业设置弹性退休准入门槛,科学确定退休年龄上限,对弹性退休群体的就业方式实行弹性化。第二,弹性退休制度要与养老保障制度弹性化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行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金给付水准、给付方式,有效分散和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日本老龄化应对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张文彬 .
东南亚纵横, 2008, (07) :74-78
[2]   中国退休年龄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J].
杨晓娇 .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08, (07) :82-82
[3]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 [J].
邵国栋 ;
翟晓静 .
未来与发展, 2007, (06) :33-37
[4]   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J].
徐爱荣 .
统计与决策, 2006, (21) :133-134
[5]   弹性退休制度与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整合初论 [J].
黎文武 ;
唐代盛 ;
不详 .
西北人口 , 2004, (03) :39-42
[6]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 [J].
邓大松 ;
刘昌平 .
经济科学, 2001, (06) :13-20
[7]   退休制度与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 [J].
徐勤 .
人口与经济, 1992, (02)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