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查流行性出血热病原的初步结果

被引:9
作者
朱智勇
傅桂明
翁景清
姚顺荣
机构
[1] 浙江省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细胞涂片; DFA; EHF; 检出率; 伊文思兰; 组织切片; 朝鲜出血热病毒; 荧光抗体; 荧光反应; 正常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目前,在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工作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技术,广泛地被采用,与直接荧光抗体(DFA)技术相比,它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如操作较繁,加之常出现非特异反应,影响结果的判断。我们在EHFV的研究工作中发现DFA法仍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此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观察结果容易,检出率高等优点,因而在检查EHF病原的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EHFV株:R3、R10、A1、76—118、ALC96(自黑线姬鼠中分离),R18、R19(自褐家鼠中分离),R23自大足鼠中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