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干扰因子识别

被引:2
作者
罗新正
李环
张晓龙
郭献军
韩玉梅
吴广芬
机构
[1] 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沽夹河; 清洋河段; 生态健康; 干扰因子; 识别; 证据力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生物学评价结果为"很差"。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干扰因子识别,旨在为清洋河段的生态健康的恢复决策提供科学指导。通过文献调查与现场考察、观测和采样,获得相关证据。利用备选干扰因子列举、备选干扰因子排除和证据力度分析的识别方法,获得下列结论:(1)清洋河段生态健康损伤的主要干扰因子是径流改变引起的适宜栖息地丧失、营养过剩引起的总氨增加、营养过剩引起的藻类适度生长和径流改变引起的藻类适度生长;次要干扰因子是TSS增加引起的藻类适度生长和TSS增加引起的沉积增加。(2)调控过闸、过坝径流,使河道径流量及其变化贴近自然过程,对入河污水进行预处理,降低NH3-N和悬浮物含量,是恢复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主要对策。(3)今后,应重视发展干扰因子识别过程中的定量技术,增强识别过程的客观性,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干扰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5766 / 57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沽夹河生态健康的生物学评价 [J].
罗新正 ;
张晓龙 ;
郭献军 ;
李环 ;
韩玉梅 ;
吴广芬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4) :88-93
[2]   干扰与生态系统的关系附视频 [J].
王广慧 ;
乌兰 ;
于军 .
内蒙古草业, 2007, (01) :15-18
[3]   草原生态食物链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 [J].
陈玲玲 ;
林振山 ;
梁仁君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17-122
[4]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因素 [J].
李凤娟 ;
刘吉平 .
长春大学学报, 2005, (06) :86-89
[5]   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负效应研究综述 [J].
刘杰 ;
杨志峰 ;
崔保山 ;
董世魁 ;
姚维科 .
生态学杂志, 2005, (11) :67-72
[6]   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J].
王树功 ;
周永章 ;
黎夏 ;
陈桂珠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07-111
[7]  
Coastal and estuarin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the need for a more formal approach to stressor identification[J] . Michael C. Newman,Yuan Zhao,John F. Carriger.Hydrobiologia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