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毛建华
徐岩
王道霞
陆俊钢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病研究所
[2] 安徽省马钢医院
[3] 安徽省马钢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4] 安徽省合肥市
[5] 安徽省马鞍山市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 蛋白尿,微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的关系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 5 0例正常人、5 0例高血压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和 4 9例高血压不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的白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上 2 87bp片段 ,根据插入 (I)或 缺失 (D)来判断其多态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发现 ,微量蛋白尿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著升高。微量蛋白尿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 ,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著升高。单纯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以上提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有关联性 ,DD基因型可能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价值 [J].
陈炳华 ;
易季莲 ;
周国强 ;
刘金菊 ;
梁剑琦 ;
彭清林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 (06) :264-265
[2]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血清水平及血压相关性研究 [J].
张赛丹 ;
孙明 ;
周宏研 ;
荆照政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5) :214-216
[3]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 [J].
刘传民 ;
李景新 .
临床荟萃, 1999, (09) :417-417
[4]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进展[M].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罗超权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