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河流廊道建设模式与技术研究——以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7
作者
吴后建
但新球
黄琰
刘扬晶
郭克疾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河流廊道; 模式; 技术;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生态廊道、河流廊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分析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修河河流廊道的现状、建设要求和生态功能侧重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修河河流廊道的宽度,提出了针对不同功能需要和不同区段的修河河流廊道建设模式,以期为修河河流廊道的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把修河打造成"蓝水绿岸"式的生态河流廊道,并为我国河流廊道型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模式和技术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湿地缓冲带最适宽度
    艾芸
    [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 (02) : 53 - 53
  • [2]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朱强
    俞孔坚
    李迪华
    [J]. 生态学报, 2005, (09) : 2406 - 2412
  • [3]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uffer strips from a water quality perspective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J] . Lena B.-M. Vought,Gilles Pinay,Ann Fuglsang,Charles Ruffinoni.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1995 (1-3)
  • [4] Stream corridor management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I. Determination of stream-corridor widths[J] . William W. Budd,Paul L. Cohen,Paul R. Saunders,Frederick R. Steiner.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987 (5)
  • [5] Riparian areas as a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ant .2 Cooper J R,Gilliam J W,Jacobs T C. Watershed Research Perspectives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