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肌酸激酶在低浓度胍中失活并非起因于二聚体的解聚
被引:4
作者
: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酶学实验室
刘国华
侯立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酶学实验室
侯立向
邹承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酶学实验室
邹承鲁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酶学实验室
不详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酶学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酶学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来源
:
科学通报
|
1988年
/ 10期
关键词
:
肌酸激酶;
解聚;
不同浓度;
丙酮酸激酶;
毁聚;
高聚物反应;
二聚体;
低浓度;
失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本实验室的早期工作已经表明,当肌酸激酶(ATP-肌酸磷酸转移酶,EC 2,7,3,2)用胍或脲变性时,很低浓度的变性剂就可使酶失活;但需更高浓度的胍或脲才能引起用一般物化方法可以观察到的酶的构象变化。此外,在变性剂浓度相同时,酶的失活速度比酶分子整体构象的松散速度快几个数量级。肌酸激酶是二聚体酶,一般认为稀浓度的变性剂会引起寡聚酶的解聚。虽然一些作者认为肌酸激酶在单体状态下可能有活力,但是Degant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82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