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连作、轮作棉田可培养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分析

被引:22
作者
韩剑
张静文
徐文修
罗明
吴莉莉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制度; 可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新疆连作、轮作棉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及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棉花多年连作造成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减少,连作6~8年、9~12年、大于13年的棉田与连作小于5年的棉田相比,土壤微生物总量分别下降了40.2%,46.7%,52.4%。连作超过5年后,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逐渐从高肥的"细菌型"向低肥的"真菌型"转化,细菌/真菌(B/F)和放线菌/真菌(A/F)比值均降低,拮抗菌减少,病原菌积累。氮素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下降,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连作还导致土壤呼吸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下降,微生物活性降低。连作棉田与草木樨、番茄、春麦、玉米倒茬轮作能使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长,有益于调节菌群平衡,提高微生物活性,固氮菌数量呈现显著增长。不同轮作作物的效应不同,以草木樨、番茄的效应更为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烟草连作对旱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盘莫谊 ;
张杨珠 ;
肖嫩群 ;
谭周进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 (03) :295-297
[2]   轮作对黄瓜连作土壤环境和产量的影响 [J].
吴艳飞 ;
张雪艳 ;
李元 ;
魏文杰 ;
高丽红 .
园艺学报, 2008, (03) :357-362
[3]   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特征研究 [J].
姚拓 ;
龙瑞军 ;
师尚礼 ;
张德罡 .
土壤学报, 2007, (01) :122-129
[4]   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问题、潜力及其对策分析 [J].
孙泽昭 ;
孟玉江 ;
黄乐珊 ;
胡斯木 .
新疆农业科学, 2006, (S1) :42-45
[5]   连作障碍原因分析及防治途径研究 [J].
高群 ;
孟宪志 ;
于洪飞 .
山东农业科学, 2006, (03) :60-63
[6]   连作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初步研究 [J].
袁龙刚 ;
张军林 ;
张朝阳 ;
别国勇 .
陕西农业科学, 2006, (02) :49-50
[7]   作物连作障碍的产生及防治 [J].
郑良永 ;
胡剑非 ;
林昌华 ;
唐群锋 ;
郭巧云 .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02) :58-62
[8]   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区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 [J].
马云华 ;
魏珉 ;
王秀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1005-1008
[9]   连作障碍因素对大豆养分吸收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J].
阮维斌 ;
王敬国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3, (01) :22-29
[10]   新疆棉花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倪天麒 ;
田长彦 ;
胡文康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2, (03)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