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一个过渡性的逻辑范畴——对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再思考

被引:4
作者
仰海峰
机构
[1] 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实践唯物主义; 逻辑范畴; 实践范畴; 黑格尔;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论; 历史观; 唯物史观; 哲学史;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1995.06.010
中图分类号
B023 [认识论、反映论];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正>1 在目前国内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根本的分歧在于:究竟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起什么作用?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实践本体论:有的则认为是超越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哲学;还有的学者只承认实践唯物主义,反对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虽说意见纷纭,但在讨论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把实践作为马克恩哲学的成熟范畴,并以此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鉴于如何理解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作用,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结合马克恩哲学思想转变历程进行认真的探讨,我认为,不可夸大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作用,它只是马克恩实现哲学研究视野转换的过渡性逻辑范畴,也就是说,马克思是通过实践范畴,使哲学研究视野真正实现了从抽象的哲学逻辑领域到具体的社会历史领域的转变,在对社会历史的具体分析中,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