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象——对建筑设计公司的调研

被引:5
作者
史巍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地址:上海市四平路号邮编:
关键词
上海; 建筑设计公司; 工作室; 事务所; 现象; 提升知名度; 中国设计;
D O I
10.13717/j.cnki.ta.2003.03.001
中图分类号
F426.9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关注的是转型期里上海的一些新兴建筑设计公司。首先,阐述了它们的生存与发展前提,其中包括国家政策、市场要求及上海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经济条件等几方面因素;其次,通过对一系列采访数据的比较,列举了它们在经营中的十个现象并逐一分析,主要涉及1、公司规模、运作方式与市场定位,2、设计资质与专业间合作,3、设计收费与服务,4、项目来源及实施,5、公司人员构成等五个方面;再次,提到如何提升优秀建筑设计公司的知名度。文末,展望并期待建筑界走向“中国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近代中国私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历史回顾 [J].
伍 江 .
时代建筑, 2001, (01) :12-15
[2]   建筑设计事务所——大势所趋 [J].
马自强 .
时代建筑, 2001, (01) :10-11
[3]   英国建筑师事务所对新人培养的启示 [J].
范 铁 .
时代建筑, 2001, (01) :22-23
[4]   日本建筑事务所的构成形式 [J].
王兴田 .
时代建筑, 2001, (01) :18-19
[5]   北美的建筑师制度 [J].
傅国华 .
时代建筑, 2001, (01) :20-21
[6]   香港建筑事务所的管理和工作方法 [J].
陈可石 .
世界建筑, 1997, (03) :84-85
[7]   德国建筑事务所的组织及运作方式 [J].
蔡永洁 .
时代建筑, 2001, (01) :16-17
[8]  
设计事务所发展空间很大[N]. 李武英. &nbsp建筑时报. 2003 (00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M].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编辑部编辑, 2002
[10]   中国建筑师及其设计实践——从业建筑师问卷调查解析 [J].
薛求理 ;
陈晓扬 .
建筑师, 2003, (01)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