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2
作者
:
姜亚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神经内科
姜亚军
周君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神经内科
周君富
何家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神经内科
何家声
丁德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神经内科
丁德云
机构
:
[1]
南京铁道医学院神经内科
[2]
浙江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室
来源
:
铁道医学
|
1998年
/ 05期
关键词
:
谷氨酸,神经毒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神经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994.1 [临床毒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或海藻酸(KA),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acid(APV)、4-Hydroxyquinoline-2-carboxylicacidhydrate(HQCA),作用30min,24h后测定培养液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用苔盼蓝鉴定神经细胞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谷氨酸组细胞培养内LHD以及神经细胞蓝染率均显著增加(P<0.01),且其程度与加入的药物剂量成正相关。谷氨酸LD50为51.10±4.29μmol/L,与NMDA(66.17±6.20μmol/L)相似,但显著低于KA(172.80±16.40μmol/L)。APV或HQCA能显著抑制谷氨酸所致的LDH增加。结论谷氨酸的确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NMDA受体介导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