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矿区煤层群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33
作者
黄汉富 [1 ,2 ]
闫志刚 [1 ]
姚邦华 [1 ]
徐会军 [1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公司
[3]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UDEC数值模拟; 保水开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UDEC建立了万利矿区煤层群采动的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采动裂隙发育和煤层群采动相互影响的演变过程,分析了3-1煤顶板岩层采动裂隙的发育规律与预计高度.模拟结果显示,5-1煤的采动可引起3-1煤的裂隙高度略有增加,最终发育高度分别为40 m,按经验公式预计则为41~50 m,经瞬变电磁、钻孔实测的裂隙发育高度为45 m。根据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按3-1煤上覆含水层的富水性、隔水层厚度将矿区分为无水区、不可保区、天然可保区、可保区和观察区,并针对可保区进行了相应的保水开采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619 / 6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覆岩采动裂隙带动态演化模型的实验分析 [J].
林海飞 ;
李树刚 ;
成连华 ;
王红胜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2) :298-303
[2]   综放开采覆岩“两带”高度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性分析 [J].
许延春 ;
李俊成 ;
刘世奇 ;
周霖 .
煤矿开采, 2011, 16 (02) :4-7+11
[3]   康家湾矿含水层下采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 [J].
贺桂成 ;
肖富国 ;
张志军 ;
丁德馨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1) :122-126
[4]   采煤面覆岩破坏动态测试模拟研究 [J].
张平松 ;
胡雄武 ;
刘盛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1) :78-83
[5]   采空区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预测及应用研究 [J].
徐光 ;
许家林 ;
吕维赟 ;
范德元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5) :724-730
[6]   近距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研究 [J].
栾元重 ;
李静涛 ;
班训海 ;
桑春阳 ;
张长琦 ;
马德鹏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01) :139-142
[7]   煤层开采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研究 [J].
马亚杰 ;
武强 ;
章之燕 ;
洪益清 ;
郭立稳 ;
田洪胜 ;
张丽阁 .
煤炭科学技术, 2008, (05) :59-62
[8]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钱鸣高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