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新问题释疑——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为分析场域

被引:8
作者
董坤 [1 ,2 ]
机构
[1]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2]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 所外讯问; 侦查人员出庭;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8.02.011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部分条文的理解需严格按照立法条文进行论理解释。《规定》对非法证据的范围认定应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在形式上限定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物证、书证五种,在实质要件上应把握非法证据之"非法性"体现于对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的严重侵害。对《规定》第9条"所外讯问"的理解应恪守刑事诉讼法第116条的规定,将因客观原因进行合理解释的所外讯问理解为羁押前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送看守所的所外讯问,以及送看守所后在讯问室以外的所内讯问。坚持刑事诉讼法第57条第2款的立法精神,《规定》第31条第3款对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做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控辩审三方发问的规定,是对当下自由证明向严格证明转化的最新理论的吸收,体现了当下立法和司法者对取证合法性问题的重视及对相关程序争点查明过程中的审慎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