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典型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BMPs)研究

被引:8
作者
万金保 [1 ,2 ]
刘峰 [1 ,2 ]
汤爱萍 [1 ,2 ,3 ]
兰新怡 [1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 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最佳管理措施(BMPs); 面源污染; 鄱阳湖; 小流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6.010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基于环鄱阳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空间分布、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系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范围。针对星子县白鹿镇四联村桥下李村这种小型流域,从面源污染、迁移过程、受纳水体等环节入手,结合鄱阳湖区化肥、农药等面源特点,设计一套行之有效而又易于操作的结构性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从而有效处理面源污染。通过每两周一次的常规定位观测,并对地表径流中所含面源污染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系统对COD、TP平均去除率达到56%以上,对TN、NH4+-N、NO3--N的平均去除率接近68%,而NO2--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2%。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对策研究.[D].王燕子.南昌大学.2006, 11
[2]   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J].
向速林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3) :1292-1293
[3]   乌梁素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研究 [J].
刘振英 ;
李亚威 ;
李俊峰 ;
金朝晖 ;
顾久君 ;
张云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41-44
[4]   鄱阳湖区发展畜牧业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J].
廖萍 ;
黄国勤 ;
黄秋萍 ;
李淑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76-78
[5]   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评述 [J].
黄虹 ;
邹长伟 ;
陈新庚 .
生态环境, 2004, (02) :255-257
[6]   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 [J].
王淑莹 ;
代晋国 ;
李利生 ;
顾华 ;
彭永臻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4) :486-490
[7]   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J].
陈红 ;
王声跃 ;
刘俊 .
云南环境科学, 2002, (03) :27-29
[8]   农业磷素流失途径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J].
王道涵 ;
梁成华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183-188
[9]   Controlling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by rural resource recycling. Nitrogen runoff in Tai Lake valley, China, as an example [J].
Zhang, Weiwen ;
Shi, Minjun ;
Huang, Zuhui .
SUSTAINABILITY SCIENCE, 2006, 1 (01) :83-89
[10]  
Validation of a 3-D enhancement of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for prediction o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position.[J].Steven D. Warren;Helena Mitasova;Matthew G. Hohmann;Sheldon Landsberger;Felib Y. Iskander;Thomas S. Ruzycki;Gary M. Senseman.Catena.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