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红景天有性生殖过程及濒危原因的生态学分析

被引:26
作者
祖元刚
唐艳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配子体发育;环境条件;濒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的生殖生态学特性,并探讨了其致濒的原因。高山红景天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腺质绒毡层,初生造孢细胞直接行小孢子母细胞功能,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小孢子形成初期有败育现象,成熟花粉2细胞,有二种类型花粉。胚珠倒生,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属蓼型。高山红景天花粉败育是其濒危的内因,恶劣的生境条件及其大规模人工采挖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山红景天胚胎学研究 [J].
张萍 ;
申家恒 .
植物研究, 1998, (01) :38-45
[2]   红景天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J].
张秀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3, (02) :33-35
[3]  
长白山珍贵药用植物高山红景天.[M].吴维春等编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被子植物胚胎学.[M].胡适宜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