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体系的煤泥水絮凝沉降过程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光辉 [1 ]
陈雪 [2 ]
匡亚莉 [1 ]
申迎松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2]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煤泥水; 絮凝沉降; 多因素; 模型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946.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选煤厂现场采集的煤泥样品为研究对象,构造模型煤泥水体系,连续改变煤泥水固体含量、-0.045mm细泥含量、水质硬度、pH值及药剂制度五大因素,来研究各因素对煤泥水的沉降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并根据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絮团体压缩率等絮凝评价指标的变化,找出了沉降效果显著变化的临界点,并得到了多因素影下的煤泥水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与各个因素的定量关系模型,为生产提供管理和自动化控制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难沉降煤泥水的凝聚-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廖寅飞
    赵江涛
    胡晓东
    [J]. 煤炭工程, 2010, (12) : 98 - 100
  • [2] 自动加药系统在高庄煤矿选煤厂的应用
    邢艳慧
    杨海鹏
    纪玉华
    徐欣
    杨丽
    [J]. 选煤技术, 2009, (05) : 64 - 67
  • [3] 浮选柱串联处理高浓度煤泥水效果初探
    谢领辉
    谢广元
    王宏
    朱子祺
    代敬龙
    刘均章
    [J]. 煤炭工程, 2009, (03) : 92 - 94
  • [4] 电化学絮凝的应用与发展
    董宪姝
    姚素玲
    张凌云
    [J]. 选煤技术, 2008, (04) : 132 - 135
  • [5]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M].张明旭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 [6]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手册.[M].赵跃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 [7] 洁净煤技术发展及应用.[M].俞珠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 [8] 选矿学.[M].谢广元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 [9] 凝聚剂注入控制装置及方法.[P].渡边昭二;圓佛伊智朗;芳贺铁郎;阴山晃治;武本刚;原直树..2007,
  • [10] 一种循环煤泥水的高效澄清方法.[P].刘炯天;张明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