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带林草复合生态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14
作者
安树青
张久海
陈兴龙
谈建康
张纪林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
关键词
生态技术; 林草复合系统;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江苏海岸带 6年生 2 -69杨林分下 ,通过外来牧草引种和土著牧草开发 ,结合简化培育技术、时空配置技术、林分密度调控技术和牧草栽培技术等林草复合生态措施 ,建立了稳定的林下草场。在空间上 ,形成杨树 -杨树萌生枝 -牧草的三层垂直格局和多种牧草混播的水平格局 ;在时间上 ,形成多花黑麦草 +紫花苜蓿 ( 1 1 -5月 ) -苏丹草 +杨树萌生枝 ( 6~ 9月 ) -狗尾草或茅叶荩草 ( 7~ 1 0月 )的高生产量格局。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海岸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防护林体系的发展与研究 [J].
宋兆民 .
防护林科技, 1998, (04) :20-23
[2]   松林复合经营模式的试验与评价 [J].
周国模 ;
金崇华 ;
章伟成 .
生态学杂志, 1998, (05) :3-5
[3]   试论牧用林业在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J].
王晓江 .
草业科学, 1996, (05) :32-36
[4]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及其实践 [J].
袭福庚,方嘉兴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3) :318-322
[5]   桔园间作牧草的生态效益及其管理技术 [J].
吴建军,严力蛟,李全胜 .
农村生态环境, 1996, (02) :54-57
[6]   太行山干旱山区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J].
王建江 ;
杨永辉 ;
张万军 .
生态农业研究, 1996, (01)
[7]   川中丘陵高效林草复合系统的建立与效益研究 [J].
刘玉西 .
四川林业科技, 1995, (03) :63-68
[8]   桤柏混交幼林间种草木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J].
毛凯,蒲朝龙,任伯文,刘玉西 .
草业科学 , 1995, (01) :49-50
[9]   红壤坡地柑桔园栽植香根草的生态效应 [J].
陈凯 ;
胡国谦 ;
饶辉茂 ;
徐林华 ;
吴华清 .
生态学报, 1994, (03) :249-254
[10]   河北坝上林间种草试验初报 [J].
孟庆臣 ;
文振海,惠彦军 .
中国草地, 1994, (04)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