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区煤层气增产技术探讨

被引:3
作者
张付涛 [1 ]
刘立民 [1 ]
刘学建 [1 ]
徐林华 [2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增产技术; 压裂技术; 速敏效应; 淮北矿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2 [开拓与准备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结合国内外增产技术,通过对淮北矿区煤层地质构造条件的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区的煤层气增产措施,其中包括:煤层气井井斜控制与中半径水平井组合技术、水力加砂压裂技术、压裂液改良技术等,建议调整降压排采速率以防止速敏效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层气井排采速率与产能的关系 [J].
李金海 ;
苏现波 ;
林晓英 ;
郭红玉 .
煤炭学报, 2009, 34 (03) :376-380
[2]   煤层气增产技术 [J].
张亚蒲 ;
杨正明 ;
鲜保安 .
特种油气藏, 2006, (01) :95-98+110
[3]   淮北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技术探讨 [J].
吴建国 ;
李伟 .
中国煤层气, 2005, (04) :16-19
[4]   煤层气井钻井液特点的探讨 [J].
孙建平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4) :65-66+75
[5]   淮北煤层气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J].
姚风云 ;
汪新民 .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94-96
[6]   淮北煤层气井井斜控制技术 [J].
吕志忠 ;
王延恒 ;
王卫东 ;
杨振荣 ;
杨波 .
石油钻采工艺, 2001, (03) :16-17+83
[7]   煤层压裂液和支撑剂的研究及应用 [J].
张高群,刘通义 .
油田化学, 1999, (01) :18-21
[8]   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增产技术 [J].
刘国壁,张惠蓉 .
新疆石油地质, 1994, (01) :87-91
[9]  
淮北矿区煤层气抽采技术与实践[A]. 李伟,吴建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 2007
[10]  
Effect of drilling fluids on coal permeability: Impact on horizontal wellbore stability[J] . Thomas Gentzis,Nathan Deisman,Richard J. Chalaturny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