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天山古生代增生-碰撞事件和变形运动学研究

被引:33
作者
舒良树
卢华复
印栋豪
王博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
[3] 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构造增生; 陆-陆碰撞; 韧性变形运动学; 古生代; 中、南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天山山脉是通过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的增生和晚古生代晚期的陆-陆碰撞形成的,新生代又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隆升与褶皱断裂作用的改造.早古生代晚期的阿齐克库都格-尾亚缝合带以奥陶纪的蛇绿混杂岩、含奥陶纪-志留纪化石的复理石以及高压变质岩和糜棱岩为特征.中天山造山带主要是一个奥陶纪的钙碱性火山岩-深成岩岛弧,而南天山主体是一个弧后盆地.中小型构造形迹及不整合接触关系,提供了一些两期韧性变形的运动学和定年学依据.早期韧性变形发生在400 Ma左右,为从南向北的推覆作用;含麻粒岩的蛇绿混杂岩和石榴石-辉石相韧性变形构造即形成于此期.早石炭世磨拉石不整合沉积在前石炭纪的变质岩和韧性剪切岩石之上.晚期韧性变形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二迭世,为右旋走滑构造作用;靠近中天山的北天山火山岩中发育有右旋走滑韧性剪切构造.其成因可能与晚石炭世发生的塔里木与西伯利亚两个陆块的碰撞有关.晚古生代花岗岩浆作用和后期构造叠加在早古生代变形形迹之上.结果表明,古生代的两期陆壳增生事件奠定了天山山系的基本构造格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降特征探讨 [J].
阎福礼 ;
卢华复 ;
贾东 ;
于际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31-39
[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恰克马克组叠层石及其环境意义 [J].
边立曾 ;
卢华复 ;
张宝民 ;
陈建平 ;
曹瑞骥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9-16
[3]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Two Early Paleozoic Ophiolitic Zones and Volcanic Rocks in the Central-Southern Tianshan Region, Xinjiang [J].
郭建 ;
舒良树 ;
夏飞雅克 ;
卢汉斯巴坦 ;
孙树文 .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2, (04) :308-321
[4]  
Paleozoic Accretion-Collision Events and Kinematics of Ductile De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ern-Central Tianshan Belt, China[J]. J.CHARVET,S.C.LAURENT.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2(03)
[5]   天山东部麻粒岩定年与地球化学研究 [J].
舒良树 ;
卢华复 ;
CharvetJ ;
LaurentCS ;
印栋浩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718-727
[6]   Paleozoic Accretionary Terranes in Northern Tianshan, NW China [J].
舒良树 ;
陈云棠 ;
卢华复 ;
印栋浩 .
ChineseJournalofGeochemistry, 2000, (03) :193-202
[7]  
Pre-collision Granites and Post-collision Intrusive Assemblage of the Kelameili-Harlik Orogenic Belt[J]. GU Lianxing, HU Shouxi, CHU Qiang, YU Chunshui and XIAO Xinji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Liu Xinzhu.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99(03)
[9]   天山东段推覆构造研究 [J].
舒良树,马瑞士,郭令智,孙家齐 .
地质科学, 1997, (03) :337-350
[10]   南天山北缘麻粒岩残迹与辉石相韧性变形研究 [J].
舒良树 ;
王赐银 ;
马瑞士 .
地质科学, 1996, (04) :375-3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