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及水贮量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孙国峰 [1 ]
张海林 [1 ]
徐尚起 [1 ]
崔思远 [1 ]
汤文光 [2 ]
陈阜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毛管孔; 土壤水; 水贮量; 免耕; 轮耕; 体积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耕层变浅、下层土壤紧实等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a免耕稻田,2006年4月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07年4月将翻耕、旋耕稻田一半免耕,剩下一半继续翻耕、旋耕。每年早稻和晚稻采用同一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免耕表层0~5cm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而下层10~20cm呈增加趋势。翻耕、旋耕相对于长期免耕能够有效降低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同时,提高下层毛管孔隙度。翻耕、旋耕后免耕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呈增加趋势,而毛管孔隙度呈降低趋势。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能够有效增加耕层(0~20cm)土壤水贮量,特别是在土壤含水率偏低时尤为显著,2007年翻耕、旋耕较长期免耕分别高了12.9%和20.7%,而翻耕、旋耕后免耕呈降低趋势。研究还显示,各轮耕耕层土壤质量含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总之,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措施通过改变耕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稻田土壤水贮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J].
孙国峰 ;
陈阜 ;
李琳 ;
伍芬琳 ;
肖小平 ;
张海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6) :45-49
[2]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孙国峰 ;
陈阜 ;
肖小平 ;
伍芬琳 ;
张海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109-113
[3]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J].
何进 ;
李洪文 ;
高焕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62-67
[4]   容重对土壤饱和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J].
吕殿青 ;
不详 ;
邵明安 ;
不详 ;
刘春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54-157
[5]   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J].
刘立晶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3) :70-73
[6]   苏北轮作轮耕轮培优化模式研究 [J].
刘世平,庄恒扬,沈新平,陈后庆,宋家祥,陆建飞,黄丽芬 ;
不详 .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6, (04) :31-37
[7]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 [J].
黄细喜 ;
刘世平 ;
陈后庆 ;
邵达三 .
土壤学报, 1993, (01) :9-18
[8]   Changes in soi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 [J].
Lopez-Fando, C. ;
Pardo, M. T.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9, 104 (02) :278-284
[9]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 Andisol as related to land use and tillage practice[J] . M. Hasinur Rahman,A. Okubo,S. Sugiyama,H.F. Mayland.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8 (1)
[10]  
Soil physical responses to cattle grazing cover crops under conventional and no tillage in the Southern Piedmont USA[J] . Alan J. Franzluebbers,John A. Stuedemann.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