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英文)

被引:18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张学军
常维璞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2] 北京化工大学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沥青纤维; 不熔化机理; 微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342.742 [];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摘要
利用元素分析、TG、DSC、FT IR、XRD和STM等手段研究了各向同性沥青和各向异性沥青基炭纤维的不熔化、炭化和石墨化工艺过程,对不熔化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推导,并计算出不熔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同时还研究了石墨化过程中,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晶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沥青基炭纤维工艺过程中,各向同性沥青纤维(APF)的最佳氧的质量分数为 19.63%, 而各向异性沥青纤维 (APF)的最佳氧的质量分数为8.03%。各向同性沥青基石墨纤维(IPGF)的d002, Lc, La分别为 0.343 2nm、3.432nm和 8.053nm, 而各向异性沥青基石墨纤维(APGF)的d002、Lc、La分别为 0.339 1nm、25.69nm和 53.05nm。IPGF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596MPa和 58GPa,而APGF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 2 956MPa和 632GPa。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以酚醛树脂和沥青炭纤维为基础的炭质复合材料 [J].
А.И.布里亚 ;
Η.Г.契尔卡索娃 ;
王剑锋 ;
王为钢 ;
戴伊文 .
新型炭材料, 2002, (03) :15-19
[2]   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吸波机理 [J].
赵东林 ;
沈曾民 ;
迟伟东 .
新型炭材料, 2001, (02) :66-72
[3]   高导热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炭纤维的研制及结构表征 [J].
芦时林 ;
Brian Rand .
新型炭材料, 2000, (01) :1-5
[4]   通用级沥青基炭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J].
杨小平 ;
袁承军 ;
吕亚非 .
新型炭材料, 1999, (04) :34-40
[5]   沥青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J].
张学军,沈曾民 .
新型炭材料, 1999, (02) :62-69
[6]   沥青基炭纤维 [J].
李安邦 ;
高瑞林 .
新型炭材料, 1999, (01) :83-83
[7]  
热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余增 编, 1987
[8]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study of pitch fibre surfaces by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y: influence of the mesophase content[J] . Jean-Baptiste Donnet,Tong Kuan Wang,Zeng-Min Shen.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1996 (24)
[9]  
Study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graphite fiber from mesophase pitch. Shen Z M, Guo H L, Jin H, et al. Carbon and Carbonaceous Composite Materials: Structure-Properties Relationship, World Scientific[C]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