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瘀互结”论治造影剂肾病

被引:20
作者
龚学忠
机构
[1] 上海市中医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毒瘀互结; 川黄汤;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12.02.016
中图分类号
R277.5 [中医泌尿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造影剂肾病(CIN)是目前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第3位诱因,可归于中医学"关格"、"溺毒"范畴;结合该病的病理机制特点及分子机制,归纳中医学发病机制,认为"毒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治疗强调解毒化瘀法的应用,并拟定川黄汤加减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J].
时晶 ;
田金洲 ;
王永炎 ;
朱爱华 ;
尹军祥 ;
武月萍 ;
徐意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6) :363-364
[2]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 [J].
陈可冀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 3 (11) :10-12
[3]   关木通水煎剂总马兜铃酸含量测定及大黄、川芎对关木通致大鼠急性肾毒性影响 [J].
顾健 ;
仇焱 ;
龙绍疆 .
中药材, 2005, (08) :695-697
[4]   川芎嗪大黄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J].
王雪英 ;
晋巨才 .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4, (03) :42-43
[5]   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实验研究 [J].
杨俊伟 ;
黎磊石 .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3, 09 (02) :65-68,127
[6]   N-Acetylcysteine Amide Protects Renal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gainst Iohexol-Induced Apoptosis by Blocking p38 MAPK and iNOS Signaling [J].
Gong, Xuezhong ;
Celsi, Gianni ;
Carlsson, Katarina ;
Norgren, Svante ;
Chen, Ming .
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0, 31 (02) :17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