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与效率——基于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视角

被引:45
作者
王许沁 [1 ,2 ]
张宗毅 [3 ]
葛继红 [1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
[3]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农机总动力;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政策效果; 政策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然而,其具体效果和效率如何,学界缺乏系统的测算。本文基于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的视角,构建面板模型,测算了2008~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保有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以验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并在模型中引入时间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交互项,进一步探讨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存在效率损失现象,以验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率。研究发现:第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机保有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008~2015年间对农机保有量增量的贡献率达40.41%;第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008~2015年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量的贡献率达18.27%;第三,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机保有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年度边际贡献在持续下降:2008~2015年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增加1万元/公顷,农机保有量增量由17.33千瓦/公顷减少到6.49千瓦/公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增加100元/公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增幅从1.05个百分点减少到0.18个百分点。基于此,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和效率,应调整农机购置补贴结构,全面实施"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的既定政策,加强信息统计和区域农机保有量饱和状态预警,设置农户享受大型农机购置补贴的土地经营面积门槛。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