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北坡植被的特点、形成及其与旱化的关系

被引:2
作者
李世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疆综合考察队
关键词
植被; 植物区系; 植物群; 生物区系; 仑山; 北坡; 荒漠草原; 漠境草原; 区系植物; 亚洲中部; 垂直带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亚洲中部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昆仑山从南天山西端和阿赖山交汇的凹陷地区发源,向东作弧状延伸,到且末河与阿尔金山相接。昆仑山虽然平均高达6000米,象一道屏风一样竖立在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但是,它是处在高山包围之中,不易接受外来的海洋湿气,因此,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的一个超干旱区域。而干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又进一步加剧了周围山地的旱化程度,这对于昆仑山北坡的旱化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一点清楚地反映在植被的相观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阿爾金山北坡及罗布平原的土壤垂直分布 [J].
常直海 .
新疆农业科学, 1959, (04) :152-155
[2]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沉积中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质学上的意义 [J].
徐仁 ;
宋之琛 ;
周和仪 .
古生物学报, 1958, (04) :107-118+188-197
[3]   甘肃酒泉第三纪红色岩系的孢子花粉组合及其在地质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 [J].
宋之琛 .
古生物学报, 1958, (02) :159-167+300
[4]   从地植物学方面讨论柴达木盆地在中国自然区划中的位置 [J].
李世英 ;
汪安球 ;
蔡蔚祺 ;
黄大燊 ;
王庆瑞 .
地理学报, 1957, (03) :329-343
[5]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甘肃酒泉下惠回堡系底部的地质时代 [J].
徐仁 ;
周和仪 .
古生物学报, 1956, (04) :491-508+662
[6]   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含油地层的植物群 [J].
斯行健 .
古生物学报, 1956, (04) :461-476+650
[7]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甘肃酒泉下惠回堡系顶部的地质时代 [J].
徐仁 ;
周和仪 .
古生物学报, 1956, (04) :509-524+665
[8]   亚洲中部气候变迁中的大地构造因素 [J].
B.M.西尼村 ;
楊郁华 .
地理科学进展, 1956, (04) :260-267
[9]   矿物元素的生物吸收作用和利用植物改良土壤的可能性 [J].
М.А.格拉佐夫斯卡婭 ;
陈傳康 ;
陈靜生 .
地理科学进展, 1955, (04) :221-232
[10]  
植物组考察报告. 新疆综合考察报告汇编 .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