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箕状断陷油气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被引:3
作者
姚合法
林承焰
任丽华
许化政
靳秀菊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机理; 常压; 断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新生代箕状断陷,油气藏以常压为主,具有多期演化的特点,存在古近纪三垛期早期成藏和新近纪盐城期晚期成藏2个阶段,发育网状、层状和断裂带3种类型的输导体系,具有侧向、垂向、网状3种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K2t—E1f油气以侧向运聚为主;深凹带E2d—E2s油气为网状运聚;断裂带油气主要为垂向运聚,包括浅(Ny)、中(K2t—E1f)、深(Pz)3 套含油气层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73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聚研究中的应用——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例 [J].
刘小平 ;
徐健 ;
杨立干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94-99
[2]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J].
赵忠新 ;
王华 ;
郭齐军 ;
甘华军 ;
韩晋阳 ;
田晓雪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527-532+536
[3]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赵靖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78-383
[4]   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苏北盆地油气运移 [J].
侯建国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 (S1) :31-33+6
[5]   苏北盆地油气田形成与分布——与渤海湾盆地比较研究 [J].
钱基 .
石油学报, 2001, (03) :12-16+8
[6]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7]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J].
徐健 ;
熊学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80-83+114
[8]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J].
华保钦 .
沉积学报, 1995, (02) :77-85
[9]  
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金之钧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