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哈尔滨地区第四纪孢粉分析及其在地质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
被引:8
作者
:
刘淑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二水文队
刘淑秋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二水文队
杜乃秋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二水文队
孔昭宸
机构
:
[1]
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二水文队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源
:
植物研究
|
1985年
/ 04期
关键词
:
淤泥质亚粘土;
岩性;
森林草原;
落叶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
草本植物;
花粉组合;
哈尔滨;
黑龙江省;
禾本科;
颖花目;
组合带;
水龙骨;
双星藻;
温带;
自然带;
植被分区;
植被区划;
针阔叶混交林;
孢粉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依据哈尔滨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内三个钻孔和三个自然剖面孢粉分析资料,结合古地磁测试,热释光和放射性碳素年令测定,进行钻孔和剖面间对比,初步建立起哈尔滨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特征,进而讨论了哈尔滨地区第四纪以来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7+99 +99-100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2]
试论晚白垩世以来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变化对鼍类的进化及地理分布等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钦琦
黄祝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祝坚
[J].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1)
: 49
-
53
[3]
三江平原末次冰期的植物化石和孢粉组合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J].
地理科学,
1984,
(01)
: 76
-
80
[4]
晚第三纪以来中国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东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梦林
[J].
地球科学,
1983,
(04)
: 15
-
28
[5]
哈尔滨黄山剖面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夏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夏玉梅
汪佩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汪佩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曼华
[J].
地理科学,
1983,
(02)
: 183
-
187+192
[6]
东北大理冰期的地层
孙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建中
王雨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雨灼
[J].
地层学杂志,
1983,
(01)
: 1
-
11
[7]
松嫩平原的植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崇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萱凤
赵魁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赵魁义
叶居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叶居新
[J].
地理科学,
1982,
(02)
: 170
-
178+193
[8]
依据孢粉分析讨论北京猿人生活时期及其前后自然环境的演变
孔昭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震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吴玉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吴玉书
任振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任振纪
罗宝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罗宝信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81,
(17)
: 1065
-
1067
[9]
Climatic vari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quaternary.[J].Duan Wanti;Pu Quingyu;Wu Xihao.GeoJournal.1980, 6
←
1
→
共 9 条
[1]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2]
试论晚白垩世以来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变化对鼍类的进化及地理分布等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钦琦
黄祝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祝坚
[J].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1)
: 49
-
53
[3]
三江平原末次冰期的植物化石和孢粉组合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J].
地理科学,
1984,
(01)
: 76
-
80
[4]
晚第三纪以来中国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东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梦林
[J].
地球科学,
1983,
(04)
: 15
-
28
[5]
哈尔滨黄山剖面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夏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夏玉梅
汪佩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汪佩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曼华
[J].
地理科学,
1983,
(02)
: 183
-
187+192
[6]
东北大理冰期的地层
孙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建中
王雨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雨灼
[J].
地层学杂志,
1983,
(01)
: 1
-
11
[7]
松嫩平原的植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崇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萱凤
赵魁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赵魁义
叶居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叶居新
[J].
地理科学,
1982,
(02)
: 170
-
178+193
[8]
依据孢粉分析讨论北京猿人生活时期及其前后自然环境的演变
孔昭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震
杜乃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杜乃秋
吴玉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吴玉书
任振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任振纪
罗宝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罗宝信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81,
(17)
: 1065
-
1067
[9]
Climatic vari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quaternary.[J].Duan Wanti;Pu Quingyu;Wu Xihao.GeoJournal.1980,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