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和供肥模式对磷在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康欧 [1 ,2 ]
李廷轩 [1 ]
陈小琴 [2 ]
余海英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磷; 迁移; 转化; 包膜肥; 肥际微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4.014
中图分类号
S153.3 [土壤胶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单施磷酸二氢铵(MAP)、磷酸二氢铵配施草酸(MAP+OA)和包膜磷酸二氢铵(包膜MAP)3种施肥模式下磷在潮土和水稻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较短,磷在潮土中的迁移距离较水稻土短,配施草酸处理可增加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包膜MAP处理磷的迁移距离最短且释放量少。磷在施肥60 d内的迁移量较大,然后只发生少量迁移,迁移进入土壤的磷60.2%80.3%被吸附固定,15.4%42.9%仍以有效态存在,配施草酸处理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包膜MAP处理缓慢释放磷肥可能会增强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有机酸对土壤无机态磷转化和速效磷的影响 [J].
章爱群 ;
贺立源 ;
赵会娥 ;
郭再华 ;
崔雪梅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061-4069
[2]   中国几种典型农田土壤磷素固液相分配规律 [J].
李春越 ;
党廷辉 ;
王万忠 ;
戚龙海 ;
郭栋 ;
刘文兆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5) :2008-2012
[3]   石灰性土壤肥际磷酸二铵的转化与肥料磷的迁移 [J].
金亮 ;
周健民 ;
王火焰 ;
陈小琴 ;
杜昌文 .
磷肥与复肥, 2008, (05) :14-18
[4]   磷在棕壤中淋溶迁移特征研究 [J].
李同杰 ;
刘晶晶 ;
刘春生 ;
杨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35-39
[5]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源的释磷效应 [J].
庞荣丽 ;
介晓磊 ;
谭金芳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01) :64-67
[6]   磷素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潜力研究 [J].
王道涵 ;
梁成华 ;
孙铁珩 ;
潘大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157-1160
[7]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J].
介晓磊 ;
李有田 ;
庞荣丽 ;
刘世亮 ;
化党领 .
土壤通报, 2005, (06) :42-46
[8]   磷在红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转化 [J].
杜振宇 ;
周健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1-4+41
[9]   低施磷水平下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磷迁移性的影响 [J].
潘根兴 ;
焦少俊 ;
李恋卿 ;
徐向东 ;
邱多生 ;
徐晓波 ;
储秋华 ;
赵洪祥 .
环境科学, 2003, (03) :91-95
[10]   抗旱保水剂在果园中的应用效应研究 [J].
刘春生 ;
杨吉华 ;
马玉增 ;
王正直 ;
杨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