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

被引:42
作者
冯茜丹 [1 ]
党志 [2 ]
吕玄文 [3 ]
明彩兵 [1 ]
童英林 [1 ]
李静华 [2 ]
机构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PM2.5; 重金属; 连续提取法;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z1.024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多级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市不同季节不同采样高度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M2.5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形态分布差异较大,Zn、Cd、As、Mn主要分布在F1(可溶态与可交换态)和F2(碳酸盐态、可氧化态与可还原态),绝大部分的Pb以F2存在,Ni和Mo主要分布在F1和F3(有机质、氧化物与硫化物结合态),Cu主要以F2和F3存在,Cr主要分布在F3和F4(残渣态),Co则4种形态平均分布。采样高度对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影响不大,同一采样期内楼顶与地面样品中同一元素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比较一致。两个采样季节重金属的形态百分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2007年春重金属的不稳定态(F1)比例比2006年秋普遍增加,次稳定态(F2、F3)比例减少。在10种重金属中,Cd、Zn、Pb和As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0.7),属于生物可利用性元素,在环境中的活动性要明显高于其它元素;Mn、Cu、Mo、Co、Ni和Cr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系数值在0.2~0.6之间,属于潜在生物有效性元素,在环境中比较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48 / 10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J].
方凤满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979-984
[2]   广州市秋季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与化学形态分析 [J].
冯茜丹 ;
党志 ;
黄伟林 .
环境科学, 2008, (03) :569-575
[3]   应用化学提取法评价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J].
冯茜丹 ;
刘艳 ;
党志 ;
黄伟林 ;
吕玄文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2) :243-248
[4]   大气颗粒物中元素Cu,Pb,Zn,Cr,Ni和Mn的形态分析 [J].
冯素萍 ;
赵祥峰 ;
唐厚全 ;
李鑫 ;
裘娜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 (04) :137-140+144
[5]   天津市土壤风沙尘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来源研究 [J].
姬亚芹 ;
朱坦 ;
白志鹏 ;
冯银厂 .
生态环境, 2005, (04) :518-522
[6]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上的形态分布 [J].
谢华林 ;
张萍 ;
贺惠 ;
蒋宏伟 .
环境工程, 2002, (06) :55-57+5
[7]   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钱嫦萍 ;
陈振楼 ;
毕春娟 ;
许世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5) :49-51+61
[8]   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重金属的化学萃取方法研究进展 [J].
尚爱安 ;
党志 ;
梁重山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266-269
[9]   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刘清 ;
王子健 ;
汤鸿霄 .
环境科学, 1996, (01) :89-92
[10]  
Total and water-solubletrace metal content of urban background PM10,PM2.5 and black smokein Edinburgh,UK. HEAL M R,HIBBS L R,AGIUS R M,et 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