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企业化:模式、动因、效应与改革

被引:23
作者
张三保
田文杰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市场机制; 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地方政府企业化现象是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也是"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内容。厘清其运作模式、动力机制与影响效应,对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乃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均具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在运行模式上涵盖了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巨型工程和招商引资等四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它不但植根于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机制等国内形势,而且溯源于分权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国际趋势。它既有经济和政治上的积极效应,也有经济和社会上的消极作用,且消极作用正日渐超过积极效应。全面深化改革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公民社会与治理现代化 [J].
王名 ;
刘国翰 .
开放时代, 2014, (06) :12-25+5
[2]   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策略选择 [J].
唐鹏 ;
石晓平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02-711
[3]   “考核新政”背景下地方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困境与对策 [J].
蒋俊杰 .
领导科学, 2014, (09) :7-9
[4]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问题、成因及转变 [J].
荣秋艳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3) :28-33
[6]   土地财政与收入分配 [J].
范方志 ;
汤玉刚 .
宁夏社会科学, 2013, (05) :38-41
[7]   从增长联盟到权益共同体:中国城市改造的逻辑重构 [J].
叶林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5) :129-135
[8]   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基于对中西部地方债务的调研 [J].
吴俊培 ;
李淼焱 .
财政研究, 2013, (06) :25-30
[9]   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性及其制度矫正 [J].
王华兵 ;
秦鹏 .
中国软科学, 2013, (02) :16-25
[10]   我国中央对地方财政调控的法制化思考 [J].
刘志峰 ;
熊文钊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1)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