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刑事政策重述

被引:12
作者
卢建平 [1 ]
姜瀛 [2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4]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犯罪治理; 刑事政策; 刑事司法模式; 综合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为刑事政策的科学演进提供了全新的坐标。简言之,刑事政策乃是探索犯罪治理的科学;申言之,在治理理论视野下,刑事政策应被重新界定为"在准确观察犯罪现象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目标并组织多方参与,选择科学的路径和方法所构建起来的犯罪治理之道"。在重述后的刑事政策体系中,国家与民间社会成为共同的政策主体并形成国家"专治"领域与"共治"领域的场域分工,刑事政策目标应深化为"客观准确地观察犯罪现象"与"消除犯罪根源的社会治理",刑事政策中模式选择应依托于"刑事司法模式"与"日常式犯罪治理",而刑事政策的结构功能应该从传统的打击惩罚更多地转向犯罪的系统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作为“治道”的刑事政策 [J].
卢建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4) :58-66
[22]   刑事政策学的基本问题 [J].
卢建平 .
法学, 2004, (02) :99-107
[23]   新的治理 [J].
R.A.W.罗茨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5) :42-48
[24]   治理和善治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5) :37-41
[25]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J].
格里·斯托克 ;
华夏风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9-30
[26]  
政策科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振明主编, 2003
[27]  
问题与主义之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2003
[28]  
没有政府的治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 2001
[29]  
社会分工论[M]. 三联书店 , (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 2000
[30]  
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M]. 法律出版社 ,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MireilleDelmas-Marty)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