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鲁棒协调励磁控制

被引:3
作者
李天云 [1 ]
李慧敏 [2 ]
于兴林 [1 ]
陈峰 [1 ]
朱建华 [1 ]
机构
[1]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直接反馈线性化; 鲁棒协调控制; 励磁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提出了结合直接反馈线性化(DFL)和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的协调励磁控制器设计方法。DFL从系统的输出方程出发,直接指定含输入量的方程为虚拟控制量,实现系统的线性化。非线性鲁棒协调控制在考虑了系统存在非线性、模型误差、不确定干扰等特点的同时,还考虑了由于负载或调速变化等因素影响时出现的发电机端电压偏移的问题,在以功角为控制目标的控制律中引入了发电机端电压反馈,从而解决了端电压可能存在的偏移问题。仿真分析显示,该控制律既能很好地提高发电机端电压控制精度,又能有效地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并能对干扰进行有效地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31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粒子群优化同步电机分数阶鲁棒励磁控制器 [J].
姚舜才 ;
潘宏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1) :91-97
[2]   交直流电力系统PSS和直流附加控制的协调 [J].
魏巍 ;
王渝红 ;
李兴源 ;
吴华坚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 30 (01) :53-57+61
[3]   基于OPC的改进PID励磁调节器 [J].
郭谋发 ;
杨耿杰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29 (11) :120-123+143
[4]   自适应积分逆推滑模励磁控制研究 [J].
余向阳 ;
南海鹏 ;
余娟 ;
黄永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0) :74-77
[5]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相互作用分析与协调控制 [J].
刘隽 ;
李兴源 ;
姚大伟 ;
汤广福 .
电网技术, 2008, (01) :20-25
[6]   SVC与发电机励磁无源协调Backstepping控制 [J].
阮映琴 ;
王杰 .
电工技术学报, 2007, (06) :135-140
[7]   考虑时间延迟影响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 [J].
王成山 ;
石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10) :1-6
[8]   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和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励磁控制器设计 [J].
马幼捷 ;
王新志 ;
周雪松 .
电工电能新技术 , 2007, (01) :34-37
[9]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励磁系统的鲁棒协调控制 [J].
方振 ;
丁明 ;
吴红斌 .
电网技术, 2006, (S1) :255-257
[10]   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自适应分散励磁控制设计 [J].
兰洲 ;
甘德强 ;
倪以信 ;
徐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