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藏高原长江源区急剧升温的冰芯证据

被引:42
作者
康世昌 [1 ]
张拥军 [1 ]
秦大河 [2 ]
任贾文 [2 ]
张强弓 [1 ]
Bjorn Grigholm [3 ]
Paul Mayewski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3]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ine
关键词
冰芯δ18O; 记录; 夏季气温变化; 长江源区;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长江源区作为整个青藏高原20世纪以来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得到了普遍的关注.通过对2005年在各拉丹冬峰北部果曲冰川平坦的粒雪盆(33.58°N,91.18°E,5720ma.s.l.)钻取的1支冰芯多参数的定年,获得了长江源地区近70a来大气降水中δ18O的历史记录.利用各拉丹冬冰芯δ18O与该区域气象台站夏季气温(7~9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性,恢复了近70a来各拉丹冬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历史:1940s气温较低,1950s1960s中期气温较高,1970s中期气温下降到近70a来的最低值,1980s仍然处在一个低温期,而1990s以来气温急剧升高的趋势延续到了21世纪初期.各拉丹冬冰芯恢复的气温记录在1970s以来的增温率(0.5℃/10a)要明显的高于各拉丹冬地区和北半球,而1990s以来的增温率(1.1℃/10a)约为1970s以来的2倍,表明近期的增温有加速趋势且高海拔区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为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藏高原冰芯过去100年δ18O记录与温度变化 [J].
姚檀栋 ;
郭学军 ;
Lonnie Thompson ;
段克勤 ;
王宁练 ;
蒲建辰 ;
徐柏青 ;
杨晓新 ;
孙维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1-8
[2]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沈永平 ;
刘时银 ;
陈仁升 .
冰川冻土, 2004, (01) :7-16
[3]   青藏高原马兰冰芯记录的近百年来气温变化 [J].
王宁练 ;
姚檀栋 ;
蒲建辰 ;
张永亮 ;
孙维贞 ;
王有清 .
科学通报, 2003, (11) :1219-1223
[4]   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J].
刘时银 ;
鲁安新 ;
丁永建 ;
姚檀栋 ;
丁良福 ;
李刚 ;
Hook RogerL .
冰川冻土, 2002, (06) :701-707
[5]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王根绪 ;
李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1, (04) :346-352
[6]   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 [J].
朱文琴 ;
陈隆勋 ;
周自江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327-334
[7]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中δD和δ18O关系及水汽循环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孙维贞 ;
M. Stievenard ;
J. Jouzel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14-220
[8]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 [J].
姚檀栋 ;
刘晓东 ;
王宁练 .
科学通报, 2000, (01) :98-106
[9]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J].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1998, (03) :41-45
[10]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J].
冯松 ;
汤懋苍 ;
王冬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