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盆地特征及研究方法

被引:6
作者
王连进
叶加仁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残余盆地; 原生盆地; 成因机制; 识别准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残余盆地是和原生盆地相对立的概念,多年来,人们虽然趋向于认为残余盆地是经过后期强烈改造的盆地,但还是很少将此类盆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展开专门的研究。从残余盆地在全球的分布以及其成因机制入手,较详尽的描述了残余盆地的形态、展布、识别准则等特征,提出应该抓住残余盆地具有遭受多期改造、多次成藏、油气藏类型复杂等特征,采用动静结合的研究技术,揭示其石油地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4 +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论残留型盆地研究思路和油气勘探方法 [J].
费宝生 .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4) :3-7+4
[2]   残余盆地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方法 [J].
王英民 ;
钱奕中 ;
邓林 ;
贺小苏 ;
董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3) :34-42
[3]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255-261
[4]   残留盆地的判别标志及石油地质意义 [J].
张家骅 .
地球科学, 1993, (06) :735-740+814
[5]   残留弧后盆地及其辨识准则和实例 [J].
许靖华 .
石油学报, 1993, (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