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变迁与女性受众研究范式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基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戴雪红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关键词
女性受众; 女性主义; 电影; 电视; 新媒介; 文本分析; 文化研究; 政治经济学;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8.01.010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把对受众的研究置于媒介形态变迁下的复杂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本文试图厘清近几十年来受众研究范式发展的整体脉络,考察受众研究的转向并回应女性主义的批评。本文强调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对女性受众研究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但同时也指出政治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必须以多因素的和更具综合性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女性受众。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如互联网的出现、媒介全球化的加快,凸显出女性主义受众研究的二难困境:是应该批判性别意识形态还是应该尊重女性的愉悦?这一切都显著地促进了女性受众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转向,人们开始试图瓦解被动/主动、文本/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努力寻求一种比文本分析与文化研究更有价值与更有发展前景的女性受众研究新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性别与传媒.[M].罗萨林·吉尔.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2]  
马克思归来.[M].福克斯;莫斯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传播学新趋势.[M].洪浚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  
电影研究关键词.[M].海沃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传播政治经济学.[M].(加) 莫斯可 (Mosco;V.)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6]  
文化研究基础理论.[M].(美) 刘易斯;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  
电影理论读本.[M].杨远婴; 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8]  
传播学简史.[M].(法) 马特拉; (法) 马特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媒体与社会.[M].(英) 伯顿 (Burton;G.) ;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M].(美) 祖伦 (Zoonen;L.V.)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