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水肿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王强
王湘渝
张香菊
郑世刚
谭琳琳
谭聪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压氧治疗科
[2] 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检验科
[3]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压氧治疗科 重庆市
[4] 重庆市
关键词
高压氧; 脑损伤/脑水肿; 神经递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水肿形成和发展中的中枢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大鼠颅脑创伤后高压氧对脑水肿及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创伤组和高压氧治疗组,采用BIM-Ⅲ型撞击机撞击大鼠右侧颅顶,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6及24h,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率。结果:①创伤组伤侧脑组织伤后6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946±686)ng/g,(2341±542)ng/g,(904±150)ng/g(P<0.05);24hNE达高峰(3523±1276)ng/g(P<0.01),5-HT较6h有所下降(752±203)ng/g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多巴胺降至正常水平。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肾上腺素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在6h、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284±395)ng/g,(758±142)ng/g,P<0.01,<0.05),24h多巴胺低于对照组(1050±576)ng/g,P<0.05];去甲肾上腺素在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3061±939)ng/g,P<0.05]。②创伤组与高压氧组相比,高压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创伤组,仅有多巴胺、5-HT在24h显著低于
引用
收藏
页码:7729 / 77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型21-氨基类固醇U-74389G对脑外伤后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J].
陈世文 ;
卢亦成 ;
袁绍纪 ;
张荣伟 ;
刘子生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20) :3035-3037
[2]   高压氧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J].
彭慧平 ;
卢晓欣 ;
吴钟琪 ;
刘运生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6) :858-859
[3]   大鼠外伤性脑水肿单胺神经递质的改变 [J].
杨林 ;
王国安 ;
孙璇 .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2) :136-138
[4]   高压氧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脑损伤和脑水肿的影响 [J].
王强,王湘渝,张香菊,郑世刚,谭琳琳 .
中华航海医学杂志, 1996, (03) :134-137
[5]   实验性脑损伤后脑皮质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改变 [J].
张剑宁 ;
易声禹 ;
吴声伶 ;
章翔 .
中华创伤杂志, 1994, (05) :7-8+65
[6]   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中ATP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J].
张剑宁,易声禹,吴声伶,章翔 .
中华医学杂志, 1994, (06) :382-383
[7]   高氧、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的影响 [J].
顾正中 .
生理学报, 1993, (05) :4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