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形态演进及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被引:22
作者
陆军
杨云祥
机构
[1]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战争形态演进; 战斗力生成模式; 信息系统; 单平台机械化战争、信息系统支持下机械化战争、信息系统支持下信息化战争; 导弹武器打击链; 电磁武器打击链; 信息武器打击链; 网络信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E11 [军事建设与战备];
学科分类号
11 ;
摘要
本文从决定战争形态的关键特征要素:战斗力生成模式出发,把握信息系统发展规律,对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中战斗力生成模式和信息系统装备形态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划代;在对比分析转变过程中战斗力生成模式和信息系统装备不同形态本质特征及其相互牵引驱动的基础上,将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细分为单平台机械化战争、信息系统支持下机械化战争以及信息系统支持下信息化战争,指出战斗力生成模式将从单平台武器打击发展到信息系统将各作战要素融合集成的一体化作战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围绕导弹武器、电磁武器和信息武器构成的导弹武器打击链、电磁武器打击链和信息武器打击链,围绕三种打击链构建的网络信息体系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系统主要发展方向,也是信息系统装备建设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5+452 +4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战斗力:走向“信息主导”新境界.[N].董子峰;.解放军报.2011,
[2]  
透视战争形态的主体性变迁.[N].潘守勇;.解放军报.2010,
[3]   战争形态演进及战斗力生成模式思考 [J].
陆军 ;
杨云祥 ;
陈奇伟 ;
乔永杰 ;
张博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 9 (06) :586-591+602
[4]   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理论探讨 [J].
林聪榕 .
国防科技, 2014, 35 (01) :5-10
[5]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J].
王喜斌 .
求是, 2011, (23) :44-46
[6]   赛博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J].
王源 ;
张博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 6 (03) :221-225
[7]   美国海军“哥白尼”体系初探 [J].
方传顺 .
现代舰船, 2000, (10) :25-26
[8]  
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和能力.[J].周美珍;谭绍杰;.现代电子工程.2003, 03
[9]  
中国的军事战略.[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民出版社.2015,
[10]  
跨越.[M].徐根初; 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