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地区潮土水稻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研究

被引:18
作者
周萍 [1 ]
范先鹏 [2 ]
何丙辉 [1 ]
刘宏斌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磷素; 水稻田; 田面水; 流失风险; 施肥模型;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4.012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通过监测田面水磷素含量和形态的动态变化来研究稻田磷素流失风险。结果表明:从环境角度、经济效益和水稻生长出发,用线性+平台施肥模型得到该地区水稻的最佳施磷量为66 kg P2O5/hm2;施磷后田面水各形态磷浓度呈现急剧下降-缓慢下降-平稳的过程,但在施磷后7天内田面水磷素浓度仍然较高,是磷素流失的高危险期;用对数模型模拟田面水中各形态磷素含量与施肥时间的关系(可溶性有机磷SOP除外),其相关系数r为0.715 1~0.963 9,在P<0.05水平下达到极显著水平,应用模型预测常规施肥下田面水的安全排放期时为施肥后24天;除P 0处理外,其余各处理中田面水磷的形态以可溶性无机磷S IP为主,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颗粒态磷PP在田面水中的浓度呈现增大的趋势,因此,在评价田面水排放或者稻田径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时,颗粒态磷PP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116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施磷对稻田土壤及田面水磷浓度影响的模拟 [J].
周全来 ;
赵牧秋 ;
鲁彩艳 ;
史奕 ;
陈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845-1848
[2]   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磷素随地表径流输出特征 [J].
王鹏 ;
高超 ;
姚琪 ;
韩龙喜 ;
申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65-169
[3]   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连续施磷处理下稻田磷的径流损失 [J].
赵建宁 ;
沈其荣 ;
冉炜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3) :29-33
[4]   水稻田面水中氮磷素的动态特征研究 [J].
金洁 ;
杨京平 ;
施洪鑫 ;
陈俊 ;
郑洪福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357-361
[5]   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J].
梁新强 ;
田光明 ;
李华 ;
陈英旭 ;
朱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59-63
[6]   渗育性水稻土渗滤液中的磷组分研究 [J].
王小治 ;
盛海君 ;
栾书荣 ;
赵海涛 ;
封克 ;
曹志洪 .
土壤学报, 2005, (01) :78-83
[7]   水田土壤溶液磷氮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的环境影响 [J].
单艳红 ;
杨林章 ;
颜廷梅 ;
王建国 .
生态学报, 2005, (01) :115-121
[8]   土壤磷素流失的途径、环境影响及对策 [J].
单艳红 ;
杨林章 ;
王建国 .
土壤, 2004, (06) :602-608
[9]   太湖地区水稻土磷素径流流失及其Olsen磷的“突变点” [J].
张焕朝 ;
张红爱 ;
曹志洪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6-10
[10]   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径流中磷组分的研究 [J].
王小治 ;
曹志洪 ;
盛海君 ;
封克 ;
朱建国 .
土壤学报, 2004, (02) :2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