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断代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14
作者
周卫健
卢本珊
华觉明
机构
[1] 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
[2] 湖北省黄石市博物馆
[3]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关键词
矿冶遗址; 炼铜遗址; 青铜文化; 考古学文化; 铜岭; 瑞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发现,是考古学和矿冶史研究的一件大事,对探索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一遗址的内涵十分丰富,发掘尚在进行,对出土遗物的检测研究也才开始。本文仅就遗址的断代及其科学价值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读者。一、铜岭古矿冶遗址的断代依据铜岭古采矿遗址位于瑞昌市,现铜岭钢铁厂矿区的合连山西坡。1988年春,村民在修筑道路时发现了古代采矿遗存。省文物部门得知后,立即派专人到现场调查,并联合组成考古工作队进行抢救性发掘;同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正式列为县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既保护了遗址免受人为的破坏,又保证了考古发掘的适时性与科学性,堪称文物保护的一个范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世界冶金发展史.[M].[英]泰利柯特(Tyiecote;R·F·) 著;华觉明 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2]   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 [J].
李天元 .
考古, 1988, (01) :30-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