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中“公益”之识别

被引:3
作者
吴艳艳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公益; 私益; 类型; 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6.3 [检察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公共利益概念本身模糊不清,其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界限难以划分。本文从"公共利益"本身出发,结合其主体范围的不特定性、利益享有的共容性、非竞争性以及目的所具有的纯粹性特征与私益、国家利益相区别,并对实践中的公共利益进行类型化解读,以重新审视公益的内涵,期冀权利型公益、文化型公益所代表的公益类型的保护有所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民事公益诉讼原则的制度化及实施研究 [J].
张卫平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6-23
[2]   公共利益界定的基本要素及应用 [J].
黄学贤 .
法学, 2004, (10) :10-13
[3]   公共利益概念透析 [J].
胡建淼 ;
邢益精 .
法学, 2004, (10) :3-8
[4]  
刑法格言的展开.[M].张明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宪法征收条款中公共利益要件之界定.[M].邢益精;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  
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M].颜运秋; 著.法律出版社.2008,
[7]  
经济法学.[M].李昌麒;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
[8]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陈新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9]  
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M].范伯格.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