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犯罪研究

被引:3
作者
邱玉梅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时代法学》编辑部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特征,犯罪现状; 路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5 [律师制度];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 ; 030605 ;
摘要
弱势群体是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特殊人群集合体。其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有的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因此在分析弱势群体的特点、犯罪原因的基础上,对犯罪现象由消极处理转变为积极预防,并寻求控制弱势群体犯罪的主要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非法行医罪的主观罪过问题新探 [J].
易建国 ;
王昭振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32-236
[2]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法学视角的几点思考 [J].
郭道晖 .
时代法学, 2005, (03) :5-8
[3]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国际立法初探 [J].
蒋新苗 ;
李赞 ;
李娟 .
时代法学, 2004, (04) :8-22
[4]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女性犯罪 [J].
吴满峰 ;
陈沙麦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 (02) :7-11
[5]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 [J].
李昌麒 .
中国法学, 2004, (02) :82-91
[6]   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J].
覃有土 ;
韩桂君 .
法学评论, 2004, (01) :60-64
[7]   妇女与本土: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妇女犯罪研究 [J].
王金玲 .
浙江学刊, 2002, (06) :167-173
[8]  
社会急需解压体系[J]. 新闻周刊. 2002(02)
[9]   就情境犯罪预防策略论对盗窃犯罪的预防 [J].
陈晓明 .
法学, 2001, (08) :41-45
[10]  
民族主义[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埃里·凯杜里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