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20
作者
王松
鲍方印
郑玉华
机构
[1]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滁菊; 黄酮类化合物; 正交试验; 提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为了优化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在60℃条件下,采用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溶剂,提取滁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明显优于水提。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提取滁菊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70℃、固液比1:10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平均得率为75.46mg/g。3个因素中,固液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药化学.[M].丁林生;孟正木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黄姜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J].
涂宗财 ;
江国忠 ;
陈钢 ;
王辉 ;
陈媛 ;
李志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05) :236-238
[4]   滁菊中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J].
卫强 ;
彭如玉 ;
翟永欢 ;
钱纪伟 .
中药材, 2008, (01) :147-149
[5]   败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 [J].
张莉 ;
陈乃富 ;
王晨 .
中国林副特产, 2007, (03) :14-16
[6]   滁菊形态识别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J].
刘敏 .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0) :93+140-93
[7]   黄花败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J].
常文贵 ;
陈乃富 .
生物学杂志, 2005, (04) :35-37
[8]   滁菊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J].
刘利 .
安徽医药, 2004, (06) :473-474
[9]   滁菊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J].
贾凌云 ;
孙启时 ;
黄顺旺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3, (03) :42-44
[10]   滁菊种质资源及性状表现 [J].
龚建国 ;
李永斌 ;
刘敏 .
安徽农学通报, 2001, (06) :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