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形扇头蜱和缺角血蜱生物学特性及传播边虫病实验

被引:3
作者
王修文
林卓臣
危粹凡
机构
[1] 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边虫病; 血孢子虫病; 镰形扇头蜱; 吸血;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6656/j.issn.1673-4696.1986.11.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为防治牛边虫病的流行,我们定期到贵阳市郊的沙子哨果园场和花溪区社办奶牛场,在固定的放牧牛羊体上收集镰形扇头蜱和缺角血蜱。同时对其进行室内培养,观察各虫期的发育情况,并进行了传播边虫病的实验。 (一)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ae Supinon,1897)成虫在牛羊体上最早出现于春末,根据每隔10天在6头牛体上的调查,3~6月的蜱数为3、1、3、3、5、15、8、1、4、4、0;按每月两次在羊体上的调查,3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蜱数为3、8、16、10、1、1。从以上两项调查可知此蜱成虫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