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58
作者
林英华
张夫道
杨学云
宝德俊
石孝均
王胜佳
王伯仁
不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5]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试验站 北京
[7] 北京
[8] 杨凌
[9] 郑州
[10] 重庆
[11] 祁阳
关键词
农田土壤动物; 土壤理化性质; 典型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1年夏季作物收割季节,采用系统调查法对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网的黄土、潮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5 个土壤类型定位试验中的对照(CK)、撂荒、NPK、NPK+OM、NPK+S 和1.5(NPK+ OM)施肥小区的土壤动物调查。采集土壤样品90个,通过手捡法和Cobb过筛法,共获得土壤动物6 414只,隶属6门12纲22目,同时对采集的土壤样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8类主要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6项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农田土壤动物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6项指标中,土壤有机质、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全氮负荷量(或权重系数)较高;8类主要土壤动物中,线虫、蜱螨类和鞘翅目昆虫负荷量较高,在两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组合中,土壤有机质、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全氮对线虫、蜱螨类和鞘翅目昆虫影响较大,而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对线虫、蜱螨类的作用最大,其它土壤因子与土壤动物类群之间相关性较弱。土壤动物主要类群组的变化分别被土壤理化性质第Ⅰ变量和第Ⅱ变量解释的比例为10.79%和13.00%,仍有76.21%以上变化不能得到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871 / 8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土壤动物与环境质量关系探讨 [J].
张雪萍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5, (04) :95-99
[2]  
中国土壤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2000
[3]  
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8
[4]  
中国土壤[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1998
[5]  
土壤动物研究方法手册[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土壤动物研究方法手册》编写组编, 1998
[6]  
SAS系统Base SAS软件使用手册[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高惠璇等编译, 1997
[7]  
土壤动物[M]. 杭州大学出版社 , 张贞华主编, 1993
[8]  
Tillage systems and soil ecology[J] . Eileen J Kladivko.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1 (1)
[9]  
Ant biodivers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cosystem functioning: a review[J] . Patricia J. Folgarait.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 1998 (9)
[10]  
Recognis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 influences of agriculture and other land-use practices on soil fauna in Australia[J] . G.H. Baker.Applied Soil Ec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