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减寿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彦红
[1
]
张万方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科研、设计、衡量国家培训中心
[2] 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
来源: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D O I:
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09.01.039
中图分类号:
R73-31 [肿瘤学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了解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及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等指标分析2003—2007年该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98.81/10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63.08/10万,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其次是肝癌、肠癌、胃癌、鼻咽癌,死亡率分别为32.09/10万、21.71/10万、10.39/10万、9.25/10万。不同性别、年龄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构成比有较大差别。全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按PYLLR排序,依次为肝癌(0.371%)、肺癌(0.353%)、鼻咽癌(0.137%)、肠癌(0.116%)、乳腺癌(0.090%)。结论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肝癌、肺癌、鼻咽癌、肠癌、乳腺癌是该地区肿瘤防治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