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流域降水变化与输沙关系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建春
查良松
史志刚
蒲慎远
不详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省水利厅
[3] 安徽省水利厅 安徽芜湖
[4] 安徽芜湖
[5] 安徽合肥
关键词
降水量; 输沙量; 关联度; 大沙河流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4.042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对皖西南大沙河流域1954~1999年的降水记录和该流域1970年以来的逐月径流和输沙量资料分别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关联分析,发现46年来,地处皖西南大别山区的大沙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异常显著,且降水有下降趋势,流域春季、夏季和全年的降水变化率分别为-7.4mm/10a,-13.06mm/10a和-4.6mm/10a。通过对同期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各因子相互间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大沙河流域输沙量与日雨量大于100mm和50~100mm的暴雨次数关联最密切,其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98和0.90,说明皖西南大别山地区降雨强度特别是大于100mm的特大暴雨和50~100mm的暴雨对地表侵蚀最为严重,是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特别是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也是导致本地区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DEM的流域降雨径流模拟研究——以三峡库区晏家河小流域为例 [J].
孙艳玲 ;
谢德体 ;
刘洪斌 ;
魏朝富 ;
郭鹏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82-84+92
[2]   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J].
吴发启 ;
赵西宁 ;
崔卫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115-117
[3]   皖江淮分水岭东部降水变化与池河流域输沙关系的研究 [J].
张建春 ;
魏翔 ;
史志刚 ;
张效武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116-119
[4]   秃尾河流域暴雨洪水产沙特性的研究 [J].
李占斌 ;
符素华 ;
鲁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88-91
[5]   渭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及径流泥沙变化原因分析 [J].
王国庆 ;
王云璋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4) :22-25
[6]   华北降水资源的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J].
王群英 ;
龚道溢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8-13
[7]   安徽皖水流域输沙量和降雨径流因子的关联分析 [J].
梁音 ;
杨艳生 ;
吕喜玺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3) :73-79
[8]  
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