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古代“中和”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12
作者
:
王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冬
机构
:
来源
: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年
/ 02期
关键词
:
中;
和;
中和;
同;
创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和”,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概念 ,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处于世纪之交 ,惟有对其全面正确把握 ,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才能被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文章阐述了古代“中和”观的渊源、发展及基本特征 ,并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 ,提出了以创造为先导的新时代“中和”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28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先秦中庸源流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涯人
.
中国哲学史,
1998,
(04)
:54
-60
[2]
“和”──儒学的最高境界
[J].
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师大历史系
张文
.
中国哲学史,
1997,
(04)
:8
-12
[3]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 1994
[4]
毛泽东书信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3
←
1
→
共 4 条
[1]
先秦中庸源流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涯人
.
中国哲学史,
1998,
(04)
:54
-60
[2]
“和”──儒学的最高境界
[J].
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师大历史系
张文
.
中国哲学史,
1997,
(04)
:8
-12
[3]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 1994
[4]
毛泽东书信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