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24
作者
李文华 [1 ]
刘晓丽 [1 ]
蔡平 [2 ]
机构
[1] 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
[2] 铁二十局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肌桥; 血管内皮细胞; 扫描电镜; 冠状动脉硬化; 心肺组织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2 [心脏血管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背景: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从组织学角度观察心肌桥对心肌血流灌注和动脉硬化的影响,但较少见有关心肌桥作用下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远段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目的:观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以及心肌桥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肝素-生理盐水和4%戊二醛溶液常规处理10例心肌桥冠脉搭桥术患者切除的左冠状动脉,取壁冠状动脉近段、壁冠状动脉段、壁冠状动脉远段,扫描电镜观察其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特征。结果与结论:10例标本心肌桥存在位于前降支中段和近段行程中,长度为2.4~3.6mm。壁冠状动脉近段内皮细胞多呈卵圆形,长轴和血流方向一致,细胞表面可见到许多"虫啄样"缺损。壁冠状动脉段内皮细胞细长,呈梭形,长轴和血流方向一致,细胞较少脱落,2例标本在内皮细胞表面见到微绒毛,并可见有特殊的桥样结构,该结构常始于细胞的一端,在管腔内游离一段后再与相邻的细胞形成连接。壁冠状动脉远段内皮细胞形态较不规则,表面有少量"虫啄样"破坏,边缘境界清楚,很少脱落。壁冠状动脉段内皮细胞与近段、远段内皮细胞相比,面积基本相同,但周长明显增加,形态指数显著较低(P<0.05)。提示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到心肌桥压迫导致血流切变力增高产生适应性反应,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而其近段内皮细胞由于切变力较低容易被损伤,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722 / 37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研究进展 [J].
张志寿 ;
杨瑞蜂 .
心脏杂志, 2009, 21 (03) :417-420
[2]   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徐时 ;
吴开云 ;
杨亚安 ;
王旻晨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29 (02) :249-251+255
[3]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J]. 刘辉,黄美萍,梁长虹,郑君慧,巫梓斌.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02)
[4]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心肌桥附视频 [J].
殷敏敏 ;
余永强 ;
刘斌 ;
周勇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03) :386-389
[5]   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功能与茶多酚及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英文) [J].
刘玉 ;
孙运峰 ;
马贵喜 ;
李靖 ;
蒙果 ;
韩磊 ;
刘昕 ;
李鸣皋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02) :381-384
[6]   心肌桥临床特点分析 [J].
李玉峰 ;
王士雯 ;
卢才义 ;
赵玉生 ;
刘鹏 ;
吴兴利 ;
薛桥 ;
翟金月 .
中国循环杂志, 2007, (05) :370-372
[7]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附71例临床分析) [J].
王子良 ;
李国良 ;
孙大英 ;
王佰全 ;
周立君 .
黑龙江医学, 2007, (05) :337-339
[8]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J].
张树桐 ;
金朝林 ;
肖建伟 ;
樊怡 ;
王翔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7, (04) :303-306
[9]   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李芳 ;
郑吉敏 ;
杨爽 .
临床荟萃, 2007, (05) :340-341
[10]   心肌桥研究的新进展 [J].
武娟 ;
陈晓平 ;
刘兴斌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01) :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