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乙肝病毒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研究

被引:16
作者
马宁强 [1 ]
冯英明 [1 ]
张伟 [2 ]
朱少君 [1 ]
张贺龙 [1 ]
姬统理 [1 ]
闵捷 [1 ]
宋扬 [1 ]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
[2]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乙肝隐匿型感染; 隐源性肝硬化; 肝癌; 病因不清肝炎; 聚合酶链式反应; 感染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隐匿型感染(occult infection of HBV)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健康献血人员与HBsAg阴性的隐源性肝病患者(包括肝硬化、肝癌、丙肝与病因不清肝炎)血清中检测HBV X DNA,统计并分析HBV在各组中的感染率。结果隐匿型HBV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率为5%,而在隐源性肝硬化、肝癌、丙肝与病因不清肝炎中的感染率分别为30%、20%、32%、7.4%。与健康人群相比,隐源性肝硬化、肝癌与丙肝患者的HBV感染率显著增加、但病因不清肝炎患者HBV感染率却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肝硬化与肝癌患者的性别/HBV抗体的检出与HBV感染率的关系不大,但丙肝患者其HBV抗体的检出与HBV感染率有密切的联系。结论本研究小范围内统计了隐匿型HBV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并证实HBV隐匿型感染在隐源性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与性别、HBV抗体检出没有关系,而在丙肝患者中其与乙肝血清抗体的检出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What is the clinical impact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Giovanni R,Teresa P,Giovanni S. The Lancet . 2005
[2]   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J].
梁晓春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 (03) :91-92
[3]   中国人群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J].
罗瑞虹 ;
赵志新 ;
周旭毓 ;
崇雨田 ;
姚集鲁 .
热带医学杂志, 2005, (04) :13-17+43
[4]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recent discoveries. Fabrizi F,Lunghi G,Martin P. Journal of Nephrology . 2002
[5]  
Hepatitis B virus in hepatocarcinogenesis. Mark A FEITELSON.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 1999
[6]  
医学统计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马斌荣主编, 2004
[7]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 [J].
苏勤 .
肝脏, 2002, (03) :197-198
[8]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J].
高玉金 ;
刘成永 ;
孙庆 .
淮海医药, 2005, (03) :189-191
[9]   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 [J].
陈新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3) :264-264
[10]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liver disease. Irene C,Teresa P.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1999